有遵守SOP戴口罩还是中招?大马急诊室医生分享「民众最容易忽略的防疫缺口」,别让病毒有机可乘!
马来西亚冠病疫情不降反增,每日感染率日渐走高,加上Delta变种毒株的来袭,让整体状况更堪忧。阻隔病毒传播的最关键无可否认是接种疫苗,此外日常中佩戴口罩、勤消毒、维持人身距离及遵守标准作业程序等也非常重要。吉隆坡中央医院急诊室顾问-Dr. Alzamani早前就为民众整理了一系列最容易疏于防范,导致病毒有机可乘的「防疫缺口」。
「很多人会问医生,为什么我已经严格遵守SOP,但还是不幸确诊?这就意味着病毒依然有“有机可乘”的空间」,为此Alzamani医生在其分享的视频中点出以下几点供民众参考:
# 1 口罩佩戴方法有误
佩戴口罩一定要记得「按压鼻梁处确保贴合」、「两边松紧带处都要贴合脸部」。最保险的做法是佩戴医用口罩+布口罩,并且加码佩戴透明面罩做足防护。
卫生部前副部长李文材医生、卫生总监诺希山也一再叮嘱民众们外出时佩戴N95口罩,或「三/四层外科医用口罩 ➕ 布制口罩」,才能更有效降低染疫风险。其中N95口罩可阻挡高达95%微粒,「一层布口罩+一层医用口罩」的双层口罩戴法,相比佩戴单层医用口罩的56.1%防护力,效力高达85.4%。
# 2 没有及时消毒
Alzamani医生指出,特别是外出采购物资时,手推门、手推车,以及公共厕所里的所有设施如水龙头、马桶盖、厕所门等等,都是病毒聚集且经常被大家忽略的「防疫缺口」。谨记时刻消毒双手,未完成消毒前千万不要触碰脸部。
# 3 进行休闲运动时没有佩戴口罩
他表示许多民众外出散步、进行休闲运动时为了呼吸顺畅会选择不戴口罩,但这明显是不对的。特别是Delta变种毒株来势汹汹,即使没有近距离和染疫者接触,病毒也有可能透过空气传播。因此外出散步、外出打包、签收包裹/外卖、邻里间闲聊几句,都要记得佩戴好口罩,谨慎防范。
早前也有不少网民和专业人士叮嘱民众,「随身物品」的表面都需要好好消毒,以免把病毒带回家。
# 4 随身物品如包包、手机、钞票都是暗藏细菌病毒的「漏洞」
比如包包、钱包、鞋子、帽子都是容易暗藏病毒的「防疫漏洞」;双手接触过钞票硬币、网购包裹后也要及时进行消毒清洁。建议回到家后随身物品都进行清洁或消毒一番,并放置在空气流通处。手机屏幕也非常容易沾上病菌,建议可以入手消毒湿巾擦拭,不要直接往手机上喷消毒水。
# 5 脱口罩动作
除了正确佩戴口罩以外,「脱口罩」也要谨慎、尽可能不要触碰到口罩外层。双手尽量从两边松紧绑带处脱下口罩,由内层包裹住口罩外层,折叠成小方形后用松紧绑带捆绑好丢进有盖子的垃圾桶里。完成一系列脱口罩动作后,记得也要消毒双手哦!
# 6 封闭、空气不流通空间容易提高染疫风险
此外李文材医生早前受访时也提出,由于病毒可以在空中悬浮2至3小时,所以封闭空间如果不太通风,染疫风险将会增高。室内工作空间建议将冷气温度维持在26摄氏度,同时也需要开风扇促进室内空气循环。最好的做法就是,尽可能不要长时间逗留在同一个密闭空间里,每隔几个小时就到外面通风的位置进行彻底消毒,之后再回到工作岗位。
最后女生日常也温馨提醒您KITA JAGA KITA,在非常时期如无必要尽量不出门,不要前往人潮拥挤或呆在不通风的密闭空间,阻断病毒传播全民有责。
Text By:马来西亚女生日常编辑部
Source:kpkesihatan (Double Face Mask)、Instagram @ dralzamani
Photo Source:Pinterest、小红书、kpkesihatan
更多相關文章
诺希山最新发文建议3种口罩「正确佩戴方法」:双重口罩防护力高达84.5%!
稍早前大马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的「双重口罩佩戴方法」、「口罩打绳结佩戴方法」,经美国疾病控制中心、美国传染疾病专家实验验证,可有效帮助提高口罩的防护效果!
防疫TIPS 1 :双重口罩正确佩戴方法!防护效力升高至85.4%
1、先如常佩戴一层医用口罩。
2、之后再加戴一层布制口罩,达到双重防护效果。
文章中说明这款双重口罩佩戴方法,相比佩戴单层医用口罩的56.1%防护力,效力升高至85.4%。虽然对于部分民众而言一开始佩戴「医用口罩+布制口罩」会有点不适应、觉得呼吸不畅,但大家可以放心,这并不会减少氧气供应。
防疫TIPS 2 :口罩拉绳打个结,更紧密贴合脸部
平日里佩戴的医用口罩无法完整贴合所有脸型;因此他在文章中建议民众,可以在两侧拉绳末端打个结,让口罩佩戴好后更紧密贴合脸部肌肤,避免细菌病毒从缝隙中有机可乘。经实验证明打了绳结的口罩,防护力可从56.1%提升至77%。
防疫TIPS 3:N95口罩无需戴双层
诺希山在文章中也指出,民众若佩戴高度防护等级、可阻挡高达95%微粒的N95口罩,则无需佩戴两层。
大家出门务必照顾好个人卫生和口罩防护,建议善用上述3种「口罩佩戴方法」,一起为防疫出一份力,防止疫情病毒加速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