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什么越长大,越觉得没朋友?一次又一次的「有空再约」让朋友渐行渐远,难道这就是成为大人的代价吗?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常常会有一种似乎与朋友越来越远的感觉。大学毕业后,步入职场,结婚生子,生活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,社交圈也随之缩水。很多人发现,自己不但没交到新朋友,和旧朋友的联系也越来越少,甚至在某些孤独的时刻,拿起手机却不知道该找谁,只剩下淡淡的无力和无奈。为什么越长大,朋友越少?难道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吗?
Photo from Pinterest
长大后,能分给朋友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多了
成年后,我们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多,无论是工作、家庭,还是个人目标,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我们往往会忙于职业发展,照顾家人,或者追求个人的兴趣和生活方式。与朋友聚会、聊天、约会的时间就被挤得所剩无几,社交活动自然减少。当你忙于生活的琐事时,想要抽出时间和朋友相聚就变得困难,久而久之,关系的疏远也就不可避免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兴趣和价值观的变化,让维持友谊也变得困难
年轻时,友谊可能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和活动上。然而,随着成长,我们的兴趣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可能会发生变化。比如,大学时期,大家都爱熬夜玩游戏、看电影或聚会,但工作之后,许多人可能会更加注重健康,喜欢早睡早起,或者更喜欢独处。当你和朋友的兴趣不再重合时,你们的交集自然会减少,友谊的维持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生活进入“平稳期”,连社交圈都缩小了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的社交圈往往会缩小。成年后,我们通常会有更明确、更稳定的社交圈,可能以工作同事、家庭成员或长期的朋友为主。这些关系往往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,而过去的朋友则慢慢被忽略。由于工作忙碌,或者结婚生子后需要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,和朋友保持联系的机会变少,久而久之,社交圈子就变得越来越小。
Photo from 微博
人际交往变得复杂,连交朋友都变得谨慎
成年后,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复杂。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表面交往,而是追求更深层次、更有意义的关系。过去,大家可能因为一个共同的活动而成为朋友,但随着成长,我们开始寻找那些真正能理解我们、支持我们、并且价值观相近的人。这意味着我们会更加谨慎地选择朋友,而不会像年轻时那样与每个人都建立起随意的联系。因此,虽然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朋友,但获得的是更为深刻的友情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过去一些不好的经历,让我们形成自我保护
成年人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,可能会更加谨慎,甚至有时会因为过去的经历(例如曾经的伤害或失望)而对新的人际关系产生焦虑。许多人会因为过去的失败或被背叛的经验,而变得更加封闭,避免投入过多的情感。这种自我保护的机制让我们逐渐与外界保持距离,最终导致了“没有朋友”的感觉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不是没朋友,只是朋友都变成了“网友”
虽然社交媒体让我们看似可以和更多的人保持联系,但这种联系往往只是表面上的,缺乏深度。通过朋友圈、Instagram、微博等平台,我们与很多人有着“连接”,但这种虚拟的互动并没有真正代替面对面的交流。在社交媒体上,大家分享的是自己美好的一面,很少有真实的情感交流。因此,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社交圈变得庞大,但实际上,这些连接并没有为我们带来真正的支持与温暖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其实,「越长大,越觉得自己没有朋友」,这是一种常见的感受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社交的形式和内容会发生变化,我们的社交需求也会发生调整。重要的是,我们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找到平衡,珍惜现有的关系,积极去结交符合自己需求的朋友,最终建立一个支持和理解自己的社交圈💓
By:马来西亚女生日常编辑部
Photo Source:Pinterest、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