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教你如何利用「大数据」省钱!10个网购爱好者必知的「邪修」省钱法,跳出「粉红税」陷阱少花冤枉钱~
省钱不是苦哈哈的缩衣节食,而是精明消费,拒当“韭菜”,让自己不牺牲生活品质的同时,荷包也越来越鼓~ 在这个网购普及的时代,大数据能从我们口袋里“掏钱”,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利用大数据为我们省钱。以下分享10个「省钱邪修法」,绝对超实用!
Photo from Pinterest
01|避开粉红税:别为“女生专用”多掏冤枉钱
别再被“少女心”包装骗啦!同一款产品,只因为加了“女神专用”“粉色限定”就涨价?购物时学会按功能、价格去搜,不要被标签带节奏。买护肤品时挑简单实用的单品组合反而更划算,衣服也可以试试看工装裤、小码男款这些隐藏宝藏款,性价比和实穿度都超高。
02|训练演算法:让“大数据”帮你省钱
每次打开购物App都被种草不必要的好物?其实你点过什么,平台全都记着。想改变推荐内容,不妨多浏览一些平价、实用商品,就算不买,也能“骗过系统”给你推更划算的选择。长期训练下来,你的首页就会变得更友好、更贴合预算!
03|关键词搜索:精明挖掘隐藏福利
想省钱就不能做“被动消费者”!平时在电商或社交平台上,多搜一些如「免运费」「折扣码」「年底活动」这种关键词,就能提前发现各种隐藏优惠。比如打折清单、积分兑换规则等,这些都不是首页明摆着的,但只要找对方向,就能轻松解锁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04|以租代买:体验后再决定消费
对于那些偶尔才会用到的电子产品或家电,其实没必要一上头就买。像相机、游戏机、投影仪等等,不妨考虑用租的,价格比买便宜太多,体验感也不打折!旅游时租相机、偶尔玩游戏租主机,用得开心又不占家里空间,真的是聪明省钱派的最佳选择。
05|出门前做好准备:避免外出一次性消费
随身准备充电宝、充电线、保温杯、购物袋,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习惯,其实每次都能帮你少花一笔意外开销。尤其是天气不稳定时,备用伞放一把在公司、一把在车上,能省的不只是伞钱,还有你赶时间的狼狈。
06|定期断舍离:腾出空间还能回血
每隔半年就好好清理一次衣柜吧!不穿的旧衣服能改造的改造,能转卖的转卖。清爽的生活空间,也能减缓“买新衣”的欲望。很多衣服其实不是穿坏了,而是我们早就忘了它的存在~利用群组或二手平台低价出清,也是一种低门槛回血方式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07|强制存钱法:不靠意志力的最靠谱做法
别再说自己“月底见底”,问题不是没钱,是没有规划。试着每月固定拿出50%的收入存入一个独立账户,而且是不能随便转出的定期或数字银行储蓄账户。记住:用不到的钱才是真正的存款!一开始强制一点,久了你就会感谢有这个习惯。
08|适时抽离:别在深夜、情绪上头时购物!
最容易破坏预算的时刻,往往就是“下班后”“晚上睡前”“刷到限时优惠”这类情绪点。购物欲最高涨的时候,先别急着结账,把商品放进购物车静置72小时,再决定要不要买。再直接一点,关掉手机,找其他事情做,别让自己停留在购物页面上“流连忘返”。
09|打破“配套陷阱”:护肤保养不用一步到位
很多人一买就是成套护肤品,但你真的需要那么多步骤吗?护肤讲究的是适合,不是多。与其跟风买整套高单价产品,不如精挑细选几样适合自己的基础款。生活中很多支出其实是“配套消费”造成的,学会只选核心,才能真正省下钱。
10|自我心理暗示:买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
最后一条送给所有有“买买买”冲动的女孩:每次想要刷卡前,先问自己——「我真的需要它吗?」「我有没有同类型的东西?」「我会在一个月内用超过3次吗?」这3问不一定每次都能阻止你买,但至少能帮你避开冲动,多问几次说不定能打消自己的购买欲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By:马来西亚女生日常编辑部
Photo Source:Pinter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