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濕度90%也不怕!5招「雨天髮型生存術」告別毛躁獅王、拯救扁塌海帶還原完美狀態!
這幾日北部因東北季風來襲,壟罩在滂沱大雨與高濕度的天氣中。對許多人來說不僅歷經狼狽的通勤、上學過程,更是一場「髮型災難」!原本花了半小時用電棒捲好的完美弧度,或辛苦吹整的蓬鬆髮根,在踏出家門、接觸到潮濕空氣的那一刻,三分鐘內(甚至更短!!)迅速打回原形...頭髮在高濕度下,總會出現兩種極端:天生自然捲或受損髮質的人,頭髮會像「獅王」般失控毛躁;而細軟髮質的人,則會瞬間「扁塌」,髮絲如海帶般緊貼頭皮,顯得狼狽又沒精神。為什麼雨天總是會讓髮型「走鐘」?面對濕氣的無情攻擊,真的只能束手無策嗎?編輯帶你還原美貌學會5個實戰「雨天髮型生存術」,在濕度爆表的日子裡,依然維持髮型的完美狀態♡
毛躁的元兇:氫鍵 (Hydrogen Bonds)
Photo from IG@una_jung
頭髮的結構中充滿了蛋白質,而水分子和這些蛋白質之間會形成一種稱為「氫鍵」的連結。當空氣乾燥時,這些連結相對穩定,髮型也更容易維持。然而當空氣中濕度(水分)增加時,大量的水分子會湧入髮絲,尤其如果你的頭髮是自然捲或受損髮(如染燙後),頭髮表面的毛鱗片本就張開不平整,水分更容易侵入髮芯,這些新來的水分子會打亂頭髮內部原有的氫鍵結構,並與蛋白質形成新的、不規則的連結,導致髮絲扭曲、膨脹,看起來就是我們所說的「毛躁」。
扁塌的主因:重量與缺乏支撐
Photo from IG@han_ye_seul_
除了毛躁之外另一種情況就是「扁塌」!而這種情況通常會發生在細軟髮質的人身上,細軟髮的髮絲本身直徑較細,結構支撐力較弱,當空氣中的濕氣凝結在髮絲上時,會增加頭髮的「重量」。對於本就缺乏支撐力的細軟髮來說,這些微小的水分重量足以壓垮髮根,也因此難以維持蓬鬆度,而導致頭髮無力地貼在頭皮上。
Photo from IG@una_jung
了解了兩種因濕氣而形成的髮型問題原因後,精緻女孩當然不能妥協!從根本來解決問題,「毛躁髮」的重點是「隔絕水氣」;「扁塌髮」的重點是「強化支撐」。以下也提供「雨天髮型生存術」一起學起來吧!
拯救「毛躁髮」方法一:建立「隱形隔水罩」,造型前使用抗濕氣產品
Photo from IG@marcellasne_
不要等到出門才想辦法!毛躁髮質在雨天保養的第一步,是在吹整頭髮「之前」就做好打底。 我們可以在洗髮後頭髮還微濕時,於中段到髮尾均勻塗抹「抗毛躁精華」或「免沖洗護髮油」這類產品,在正確的時機點提供髮絲所需的保養成分,能在髮絲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,如同幫頭髮穿上隱形雨衣,能有效撫平毛鱗片、封鎖水分入侵,而減少毛躁可能。
拯救「毛躁髮」方法二:「逆向思考」紮起俐落髮型
Photo from IG@marcellasne_
方法二的做法相對簡單又很直覺,也是編輯在對抗濕度時最常下的決定!濕度超過80%的雨天,試圖維持完美的波浪捲髮或離子燙般的直髮,真的是一場注定會輸的戰鬥(苦笑),與其對抗濕氣,不如順應它!讓頭髮亂翹不如選擇「刻意收乾淨」的髮型,例如:俐落的低馬尾、乾淨的包頭、或是帶有造型感的辮子,這些髮型既簡單又能將頭髮「物理性」地固定住,即使有些微濕氣,也不易顯得凌亂。
告別「扁塌海帶」方法一:善用乾洗髮製造髮根的「支撐反重力」
Photo from IG@han_ye_seul_
細軟髮的救星,絕對是能創造「假性摩擦力」的產品,即使是剛洗好、剛做好造型的頭髮,出門前也可以在「髮根」處,分層撥開噴上適量的「乾洗髮噴霧」或「髮根蓬蓬水」。這些產品中吸附多餘濕氣與油脂,並在髮根之間創造出支撐空間,讓頭髮不易因水氣重量而塌陷。當然要特別注意的是,記得不要過度依賴這類的產品,在後續洗髮時要要確實的沖洗乾淨,才不會形成頭皮問題唷!
告別「扁塌海帶」方法二:打好地基的「逆向吹整法」
Photo from IG@cosmotssg
扁塌髮的蓬鬆度在吹頭髮時就決定了七成,吹乾頭髮時務必採取「逆向吹整」的方式!例如將左邊的頭髮撥到右邊吹,右邊的頭髮撥到左邊吹,後方的頭髮往前吹。重點是「逆著髮流」將髮根吹乾,這樣能最大化髮根的支撐力。最後要吹到「全乾」,任何一點殘留的水分都會成為扁塌的破口。
所有髮質的「最後防線」
Photo from IG@una_jung
無論你是毛躁髮還是扁塌髮,造型的最後一步都是「鎖定」。在使用熱工具塑形後,一定要切換到「冷風」模式,對著髮根或捲度吹 5-10 秒,熱能是塑形,冷風才是「定型」,這個步驟能幫助毛鱗片閉合,讓造型更持久。在所有造型完成後,距離頭髮約 20-30 公分,輕輕噴上抗濕氣」的定型噴霧也能幫助隔絕空氣中多餘的水氣,延長髮型的「保鮮期」。
-
By 台灣女生日常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