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wnload GirlStyle 台灣女生日常 app
Threads洗版神物!UHA「鐵&葉酸」軟糖是什麼?一篇看懂缺鐵危機、症狀與天然食物補充法

Threads洗版神物!UHA「鐵&葉酸」軟糖是什麼?一篇看懂缺鐵危機、症狀與天然食物補充法

Beauty 美妝 保養
By Judy Tsai on 17 Oct 2025
Digital Media Beauty Editor

近期Threads上掀起一股來自日本的UHA味覺糖「鐵&葉酸」營養軟糖討論熱潮,不僅許多網友大讚有助肌膚紅潤,還可以情緒穩定、緩解經痛,讓女孩們到日本都紛紛帶上幾包,一夕之間成為辦公室抽屜、隨身包包裡的常備品。究竟這款軟糖有何魅力?為什麼「補鐵」與「補葉酸」對我們如此重要?如果身體缺乏了這兩種關鍵營養素,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?跟著編輯一起來了解吧!

UHA「鐵&葉酸」是什麼?

UHA「鐵&葉酸」軟糖Photo from 小紅書@崽崽超會吃、@Vear

這款引發熱議的UHA「鐵&葉酸」軟糖,本質上是一款將特定營養素添加進軟糖中的「營養補充品」。因為「方便好吃、無藥味/精準的營養訴求」而大受年輕女性喜愛。在甚麼都講求快速的時代,營養補充軟糖也自然而然成為生活中的快速且無痛補充營養的選擇,UHA「鐵&葉酸」軟糖做成葡萄口味,更加容易入口,甚至就像是一般糖果一樣,降低了持之以恆的門檻。

UHA「鐵&葉酸」軟糖Photo from 小紅書@只吃超枯的蘭花子、小紅書@洋洋in Japan

根據品牌每日建議攝取2顆,即可補充10毫克的鐵與240微克的葉酸。雖然方便,但仍需注意其含糖量,並將其視為「補充」而非「取代」天然飲食的選項喔!

身體的警訊:缺乏鐵和葉酸會有什麼影響?

Photo from IG@hi_sseulgi

缺鐵:鐵是血紅素的核心成分,負責在血液中攜帶氧氣到全身各處。當鐵質不足時,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健康紅血球,就會導致「缺鐵性貧血」。特別是育齡期女性,因每月生理期會固定流失血液,是缺鐵性貧血的高風險族群。

  • 疲勞與虛弱:身體組織和肌肉得不到足夠的氧氣,能量供應下降,容易感到疲倦、精神不濟。
  • 臉色蒼白:血液中血紅素減少,使得皮膚、嘴唇和眼瞼內部的顏色變得蒼白。
  • 頭暈、頭痛與呼吸急促:大腦缺氧可能導致頭暈、注意力不集中;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,心跳加快。
  • 掉髮與指甲問題:指甲可能變薄、變脆,甚至呈現凹陷的「匙狀甲」。
  • 不寧腿症候群:部分研究顯示,缺鐵可能與夜間腿部不適、想不斷移動的衝動有關。

缺葉酸:葉酸(維生素B9)同樣參與紅血球的形成,並且在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中扮演重要角色,對於神經系統的健康也至關重要。

  • 巨球性貧血:缺乏葉酸會導致紅血球無法正常分裂,變得異常巨大且功能不佳,引發貧血症狀,如疲倦、虛弱、呼吸困難等。
  • 情緒與認知問題:可能出現易怒、憂鬱、精神不振、記憶力衰退等情況。
  • 口腔問題:舌頭疼痛、紅腫(舌炎)、口腔潰瘍也是常見症狀。
  • 對孕婦與胎兒的影響:葉酸對於胎兒的神經管發育至關重要。孕期若葉酸不足,會大幅增加胎兒腦部與脊髓先天性缺陷(如脊柱裂)的風險。因此備孕中及懷孕初期的婦女,補充葉觀念尤其重要。

天然食物中的「鐵」有哪些?

天然食物中的「鐵」有哪些?Photo from CANVA

營養補充品固然方便,但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,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均衡的營養素,才是長久之計。鐵質分為人體吸收率較高的「血基質鐵」(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)與吸收率較低的「非血基質鐵」(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)。

  • 動物性來源(血基質鐵)紅肉(牛肉、豬肉、羊肉)、內臟(豬肝、雞肝)(含量極高,但膽固醇也高,需適量攝取)、海鮮(蛤蜊、牡蠣、文蛤、章魚)
  • 植物性來源(非血基質鐵)深綠色蔬菜(紅莧菜、菠菜、地瓜葉)、豆類與豆製品(黃豆、紅豆、扁豆、豆腐)、堅果與種子(黑芝麻、南瓜籽、腰果)

補鐵小秘訣:餐後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(如:芭樂、奇異果、柑橘、草莓),可以大幅提高植物性鐵質的吸收率。同時避免在用餐時飲用茶與咖啡,有的單寧酸會阻礙鐵質吸收。

補「葉酸」可以這樣吃:

補「葉酸」可以這樣吃:Photo from CANVA

葉酸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,特別是深綠色蔬菜和豆類。而在料理上則是要注意葉酸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且不耐高溫,過度烹煮容易流失。議多採用清蒸、快炒或生食的方式,以保留更多葉酸。

  • 深綠色蔬菜:菠菜、韭菜、花椰菜、蘆筍、萵苣。
  • 豆類與核果:鷹嘴豆、黑豆、綠豆、花生、葵花籽。
  • 水果:木瓜、柑橘類水果、草莓、哈密瓜。
  • 其他:肝臟、雞蛋、全穀類(如:燕麥)。

Photo from 小紅書@崽崽超會吃

總結來說,UHA「鐵&葉酸」軟糖的爆紅,反映了現代人對於改善疲勞、追求健康的渴望。它提供了一個便利的補充選項,但我們更應該藉此機會正視自身可能存在的營養缺口。如果你也是長期有上述疑似缺鐵、缺葉酸的症狀,最好的辦法還是尋求專業醫師或營養師進行評估。平時則均衡飲食,將上述富含鐵質與葉酸的天然食物成為日常菜單,從根本打造健康好氣色!

-
By 台灣女生日常編輯

💌 追蹤我們的 IG girlstyle.tw

📺 追蹤 GirlStyle 台灣女生日常 YouTube頻道